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黄亚明:关爱老兵 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

编辑日期:2023-07-25 15:59:25 作者:

  我叫黄亚明,今年37岁,曾从戎16载,2020年退役后,由一名现役军人转身成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者,主要负责安徽省黄山市退役军人新闻宣传方面的工作。

  第一次接触老兵是去年7月20日,陪同安徽广播电视台马记者去休宁县采访抗战老兵白志明。“我就是要打日本鬼子,拼了命也要上,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白老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在场的人无不深深为之动容。白老的爱人也是军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家三代7人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可今年过完春节,我们再次上门给白老送照片时,却得知他已因病离世。

  为了采访“中国好人”百岁抗战老兵谢芹,去年从7月份一直等到11月份谢老康复出院,今年初约好了春节后,上门为其在党旗前拍照留影,可谢老因洗澡感冒至今还未康复出院。去年11月我们好不容易发现一位朝鲜战场上的文艺女兵,听说还会很多老的军歌,唱都唱得特别好,可我们如获至宝赶过去的时候,老奶奶已经表述不清更别说唱歌了。

  2022年11月,谢芹康复出院,上门采访时拍照留影

  还有好些个90岁以上的老兵和他们一样,费老大劲好不容易探寻到,可都因身体原因最终都未能上门采访拍摄,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等得起,但是这些老兵等不起,关爱和采访拍摄老兵刻不容缓。

  每次上门采访拍摄老兵,他们都好开心。我们围坐在他们身边认真倾听他们讲述烽火硝烟战场上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陪他们一起唱军歌,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几乎是每个抗美援朝老兵的必唱曲目,有的老爷子聊得兴起时还会唱他们那个时候老军歌。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8月7日采访黄山区95岁抗战老兵林来继时,林老越讲兴致越高,最后还连续清唱了《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3首抗战歌曲,足足3分半钟,林老没有停顿一下,一口气唱完,赢得了大家热烈掌声。那天正好立秋,采访结束,一名陪同采访人员感慨地说:“虽没有赶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有幸现场聆听抗战老英雄林来继讲述他当司号手、炮手、机枪手打鬼子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更有幸听到林老连唱3首抗战歌曲,精神上喝了一吨奶茶都不止了!”

  88岁抗美援朝女兵喻圣梅对比照

  89岁抗美援朝女兵陈世凤对比照

  去年11月15日下午,我们上门采访拍摄了两名抗美援朝女兵喻圣梅和陈世凤,一名是文艺兵、一名是卫生员。我们不仅听她们讲述朝鲜战场上深入部队文艺汇演和抢治伤员的故事,更找到她们最年轻时的军装照,拍了时隔70年相同姿势的对比照,让两位老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98岁抗战女兵李玉珍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和档案资料

  时隔两天,我们通过多方探寻到屯溪老街可能住着一个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女兵,可把我们激动坏了,如果是真的那将弥补我市没有抗战女兵的空白,又担心消息不属实空欢喜一场,直到上门见到李奶奶抗日战争纪念章和档案资料,我们七上八下的心才落下地,今年春节后我们再次上门采访时,给李奶奶带去了第一次上门给她拍的照片,李奶奶高兴地得直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来。

  抗战女兵李玉珍高兴地抱着我们第二次上门采访送的照片舍不得放下

  每次上门采访拍摄老兵,总是能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阵阵开怀大笑声,关爱老兵是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我们带给他们开心快乐,远不及他们带给我们的红色精神洗礼和感动。

  今年2月27日,前期刚上门采访拍摄过的一名90岁抗美援朝老兵齐家义自己坐公交来局里找我聊天,让我感动莫名,第一次觉得我们的工作是这么的有意义,只是做了一些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小事,居然能让齐老这么信任有加赤诚相待。3月1日,齐老的那期采访节目播出时,担心他们不会通过网络电视观看,又特意上门陪齐老看完节目方才离开。现在,齐老几乎每月都会来找我聊天,成为了我最年长的忘年交。

  抗美援朝老兵齐家义第一次坐公交来局里找我聊天的朋友圈截图

  近日,齐老又专程来到局里感谢我们前期帮他找到朝鲜战场牺牲的战友后人,并不远千里将刘竹林烈士遗照送回。

  齐老专程来局里感谢我们帮他完成心愿朋友圈截图

  今年5月10日,我们去黄山区上门给92岁抗美援朝老兵黄正南拍照留影,黄老不仅身体硬朗心态更好,住不惯子女为他在县城准备的房子,自己在村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拉二胡、养蜜蜂、做木工、养花种地样样都在行,自己独唱了一首老的军歌,大家又陪他唱了两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都不带大口喘气的。我们离开时,黄老怎么劝他别送了都没用,从家门口的小路送到村里的大路至少走了一里多路,直到我们车走远了还在不停地挥手告别,大家纷纷都湿了眼眶。

  黄山区92岁抗美援朝老兵黄正南不舍送别

  这群“90后”和“00后”老兵,都是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面聆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看着他们从开始的激动到回想到牺牲的战友眼睛泛红湿了眼眶,战争的残酷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尽显无遗,红色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中弘扬开来,红色基因就这样在无形中传承下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齐老在家庭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献了1万元特殊党费,并表示这样才对得起党的培养。百岁抗战老兵谢芹捐献了1.5万元特殊党费;汶川大地震时他也曾捐了一大笔特殊党费。不仅如此,对自己抠门的谢芹,在捐资助学上一直很大方,他资助的学生只要考上大学,一次性奖励2000元,一共培养出了10个大学生、2个研究生。2019年10月,更是将自己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15万元,以新四军老战士的名义悉数捐给家乡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小学,用于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孩子。

  抗美援朝老兵齐家义和1万元特殊党费捐款收据。

  一人在党67周年(齐家义1956年入党),一人在党81周年(谢芹1942年加入党),两人都是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炮火硝烟中一路走过来的老兵,像他们这样的老兵还有很多。老兵不老,军魂永驻!战争年代,他们不畏艰难、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和平年代,他们深藏功与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忘入党初心,永葆党员本色,始终默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他们永远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致敬。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我们更该多关心关爱,把他们的冷暖放心上。

  如今已年过百岁的谢老思路仍旧清晰敏捷,家里的一个小物件放哪里都记得一清二楚,说到长寿的秘籍,谢老说出了两个字:“豁达。”这两个字也是其他所有“90后”老兵的共性。他们有种神奇的魔力,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神,随便听他们说几句话,就能祛除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和浮躁不安;和他们接触多了,除了更加阳光积极的正能量爆棚,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发平和。

  关爱老兵,是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我们上门采访拍摄、走访慰问带给他们的开心快乐,远不及他们反馈给我们的红色传承、精神洗礼和心灵抚慰!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加入我们关爱老兵的行列,尽情享受这场幸福的“双向奔赴”!

  热烈庆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图源:本文作者提供

  “中国老兵”栏题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少承 书

  -- END --

  往期精彩

  来源l 东海民兵(DHMB81)

  编辑 l 号东

  期数 l 第1313期

  联系电话 : 18951019381 18851189339

  投稿邮箱 : dhmb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