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一刻钟”宣讲走新更走心

编辑日期:2024-09-30 11:15:45 作者:

  “新四军二师政委郑位三在龙岗1年多,夫妻二人与房东相处亲如一家,其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仲秋的一天,在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抗大八分校旧址,老兵宣讲员赵倩用一刻钟时间讲述的《郑位三与妻子约法三章的故事》,受到该镇全体退役军人一致好评。

  抗日战争时期,天长是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最前沿。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和人民武装利用游击战、运动战,狠狠打击敌人,誓死保卫根据地。在这块浸透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2021年1月,天长市实施“青听兵语——百名老战士讲党史”志愿服务项目,挖掘、收集、整理、编撰、宣传近百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功勋老战士的事迹,通过一分钟微视频、一刻钟微宣讲等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受众达数十万人。2023年12月,该项目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今年初,为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懂理论、贴群众、会宣讲”为标准,选拔培养“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担任宣讲员,利用一刻钟时间,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人民群众重温昔日革命战争的艰苦历程,感念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刻钟时间要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能走心,提炼宣讲内容至关重要。”老兵宣讲员刘发奎介绍,为增强一刻钟宣讲的感染力,他们以百姓视角编排《罗炳辉将军和他的公文包》《震碎旧世界的惊雷》《赵一曼的故事》《傲骨红梅》等红色宣讲作品30余个,用群众语言进行一刻钟宣讲,受到普遍欢迎。

  “通过一刻钟党史军史宣讲,我们挖掘整理出了一批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不仅丰富完善了红色基因库,也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爱国热情,凝聚了发展力量,培育了民族精神。”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

  ▲《中国国防报》2024年9月18日报道